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10-28   浏览次数:1025
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无疑,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课程开发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二是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抉择取向问题。

    如前所述,一般来说,课程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 陈述性知识”,一类是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 过程性知识”“。事实与概念”解“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解与原理”回答“ 为什么”的问题。而“ 经验”指的是“ 怎么做”的问题“,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传授的是实际存在的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 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