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及数控系本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结合省教育厅、联合学院等上级部门有关教学管理文件精神,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转变教师观念,促教学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针对学校实际,抓好工作重点,秉承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本学期数控系理论、实习教学任务;结合教学管理规范,严格常规教学管理,并做好资料的存档工作,确保我校顺利通过江苏省教学管理规范的检查。
2.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落实、有总结。
3.平衡专业发展,围绕数控技术专业,进一步发展模具、数控维修专业;探索、拓展新专业。
4.认真组织江苏省技能竞赛工作,力争完成学校下达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
5.根据我系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教学进程,落实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工作。
6.将“五课”教研落到实处,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并力争我系教师在信息化大赛、“两课”评比竞赛等活动中取得好成绩。(重点工作)
7.加大科研力度,完善5个课程资源库建设任务,确保本年度申报2-3个校级课题,积极申报1个省级课题,1个省级精品课程。
8.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将来料加工拓展到引企入校,实现生产性实习;深入研究顶岗实习管理、工学交替管理方法,解决校企合作与教学的各种矛盾,并将德育教育、安全教育深入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重点工作)
9.以创建高职学院为目标,学习相关标准、理论,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使我系尽快达到相关文件标准要求。(重点工作)
10.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严格执行外聘教师管理制度,重视教学督导工作,确保本年度无教学事故出现;促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省市级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
11.对本学期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严格审核,根据教学情况及时调整,确保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进一步规范教师授课计划,要求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严格审核,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计划,确保授课计划的规范性。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精细化水平
1.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计划、课标,制止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违规行为。杜绝随意调课、换课等现象,保证本学期无教学事故出现,加强学生生活、生命安全意识。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学校规章制度执行力度,重点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重点放在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上。明确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加强系部督导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行日常巡课、随堂听课等学校规章制度。其次明确教师岗位责任意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上课是教师的基本要求,须加强各级管理,做到层层把关,处处落实、环环相扣,即“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
3.进一步落实“五课”教研工作。协助教研室抓好教师“评比”课,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改前沿理念,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在课前提供上课教案,每一堂课围绕一个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解决,并在教学中体现学科思想方法,采用一系列教师、学生活动加以落实体现。并在评课前提供说课方案,围绕教材解读、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设计意图开展说课。切实让“五课”教研成为传递教育理念、展示教学方法,让“两课”评比工作人人研有所获、个个有所进步的学习交流平台。
4.突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重点抓好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等习惯。
5.实现实训车间6S管理。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实训车间的基本情况,制定实训车间6S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二)以有效教学为主题,改进教学质量提升方式。
1.开展各类教学评比活动,落实教学改革工作。
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实际有效的教学改革工作,争创“一师一特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完善系部督导工作
制定合理的督导工作计划,并认真按照计划执行,保证公平、公正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态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杜绝教学事故的出现。
3.加大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一体化课程的完善
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鼓励留校教师参加各类学历提高培训,提高我系教师一体化教学进程。
(三)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引导,加大信息化教学建设
1.面向专业主干课程,贯彻“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文件精神,建设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带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2.组建教学团队,以创建省级精品课程为目标,完善骨干课程课标、授课计划、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资料。
(四)以江苏省技能竞赛为平台,磨练竞赛团队和选手
1.系主任带头负责竞赛工作,深入训练场所,做好竞赛的管理和后勤工作,同时积极聘请专家来校辅导,提升竞赛竞争力。
2.注重竞赛梯队培养,严格筛选竞赛选手,同时做好选手的心理辅导,确保选手在竞赛中正常发挥。
3.结合2014年省赛要求,认真组织江苏省技能竞赛活动,力争完成学校下达的指标。
(五)以冠名班级为依托,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1.根据我系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2.以冠名班级为依托,深入企业一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大教学管理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实现校企双赢。
3.积极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学,提高学生的企业认知度,培养学生合理的就业观,提高就业竞争力。
4.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来料加工为引企入校,尝试将消耗性实习转化为生产性实习。
5.有效利用好参加国家级企业锻炼返回的教师,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六)以各类教学竞赛为契机,加快师资队伍建设速度
1.要求教师钻研教学理论,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2.在系部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竞赛,要求专业教师全员参加,形成人人参与竞赛的良好氛围;
3.对参加省市级各类竞赛的教师,减少教学任务,让他们腾出时间准备;系主任、教学主任深入教学竞赛团队,做好竞赛的管理和辅导工作,确保我系教师在今年的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
数控技术系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