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目标
1.高标准、高要求完成焊接实训车间的改建项目,缜密制定省赛焊接项目的竞赛方案,做好赛事的各项工作。
2.科学安排、刻苦训练,争取在省技能比赛、省创新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比赛,争取入围省赛。
4.根据现代化学校建设要求,有目标、按计划抓好专业内涵建设。
5.开展专业市场调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做好专业规划与调整。
6. 一切教学安排从学生实际出发,各项教学活动真正提高学生兴趣,以教学目标要“实用”,教学内容要“适合”,教学形式要“多样”为宗旨,切实做好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管理改革。
7.定期开展提高教师能力的活动。
8.开展“第二届学习竞赛月活动”。
9.做好教学督导工作,严把质量控制关,探索实训教学的质量监控。
10.做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实施措施
(一)端正师风,明确目标,细化管理,严格监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是执行者,更是组织者,利用讲座、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教师乐于奉献、责任意识的教育。在教师的考核中加大师德师风方面的比例权重。
积极开展学习《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督导管理办法》、《教研室职责》、《教务员工作职责》、《计算机房管理规则》、《实训车间6S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要求和教学管理流程。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编写、使用规范的要求。
落实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坚持每周上报周计划、周总结,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落实;坚持系教学例会制度(每周一下午)。注意工作的计划性和超前性,保证各项工作按时、有序、保质完成。
加强巡查,指导处理及时。坚持每天巡查制度,对于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和做好记录。
加强督导,发挥教研室职能。加强对教研室的管理与督导,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在专业建设、日常教学管理、教科研、各项检查中的作用。
做好资料的存档。进一步细化资料内容,加强资料的系统化建设;注重资料的平时积累,并按照条目及时归类存放;严格资料的借阅程序。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分析个人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学历、职称、教科研、教学能力、专业业务、教学成绩提高等方面确立具体目标。特别是符合职称晋级条件的教师,系部要及时提醒,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准备。
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展企业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做专业讲座,让教师充分了解企业生产流程、操作规范、管理模式等。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能力评比竞技活动,进行教师专业知识测试。
召开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加强听课、评课制度并及时反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设计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相互交流提高,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将“五课教研”“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开展系列“教学风格”展示活动,逐步达到每位教师主教1-2门课程,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形成课程专门化备课组,不断研究1-2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研室按照月份教研主题,推出上课教师上课,利用周二时间研讨互动活动,上课教师要讲本课设计意图和课后教学反思,其他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根据研讨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排序。
(三)教科研方面
一切教学安排从学生实际出发,各项教学活动真正提高学生兴趣,以教学目标要“实用”,教学内容要“适合”,教学形式要“多样”为宗旨,切实做好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管理改革。
积极开展教学研讨,转变教学观念,根据课程组的划分进行集体备课,继续推行理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三种备课格式,并严格检查实施情况。
实训课题要与技能鉴定题库要求保持同步,设计能在生产、生活中实用的课题,并进一步完善实训手册。
发挥“信息化教学设计团队”、“两课评比团队”、“精品课程团队”、“技能竞赛团队”的作用,为团队创造优越条件,争取多出成果。
积累教学资源、完成相关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正确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手段,要求1/3以上的教学内容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好精品课程网站,不断更新网站内容,充实教学资源。
(四)比赛方面
继续将技能大赛作为系部首要工作,一切服务大赛,集中力量做好技能大赛的培训和训练工作,确保完成大赛任务。做好大赛的总结工作,将技能大赛的成果与课程改革相融合、相互推进,提高技能培训的成绩。
积极准备,力争在省创新比赛中至少荣获1个一等奖。
(五)开展学生活动
继续举行“学习竞赛月活动”、成立“专业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组织,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围绕教学、专业开展学生活动,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开展专业特色、年级特色、性别特色的适合全员参与的竞赛评比活动。开展学生学法指导和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介绍活动。
机械工程系
二〇一四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