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系2012-2013(一)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1-21   浏览次数:502
 

一、采矿工程系基本情况

1、师资基本情况统计

专职教师21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8人;兼职教师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

2、学生基本现状统计

本学期,采矿工程系在校共有22个班级,下矿实习班级7个,学生共有1162人。

二、教学工作总结

1、加强教学日常管理工作。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教学日常管理工作。修订了各专业的课程标准;切实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

开学之初,教研室严格审查教师的学期授课计划、教案,期中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期末检查教师教学总结、成绩与成绩分析等教学文件,并进行综合评价。组织各学科教师深入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讨论;定期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交流活动。

2、认真做好技能大赛与技能鉴定工作。

为了做好2012市级技能大赛,我们从选手选拔、设备购置、培训计划的确定、强化培训、突击训练、模拟竞赛到每个阶段的总结评估整个过程安排详细计划,全体师生通过不懈努力,2012徐州市职业技能大赛获得774铜的好成绩。

技能鉴定面广量大,专业工种多而杂。本学期完成8个工种354人中级工鉴定,徐矿委培7个工种技师151人,中级工通过率达98.9%,技师通过率78%

3、强化专业和课程建设,优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库建设,强化教研室功能,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为专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组织全系教师进行3个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树立团队协调合作精神。

4、以活动竞赛为平台,有效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响应学校教学设计活动,成功举办教学设计比赛教学能手比赛教案评比3次教学技能竞赛,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

孙正伟、王庆海2名教师获得学校教学能手;陈永剑获徐州市信息化大赛二等奖,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计三等奖。

积极推进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工作。在徐州市举行的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活动中,我系王灿、陈永剑取得好成绩,代表徐州市参加省级说课比赛,王灿取得省级示范课,陈永剑获得省级研究课。通过开展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说课和评课,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了教研活动实效,加强了教学团队建设,收到了预期效果。

5、继续强化各位教师的科研意识。

鼓励各位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本学期我系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全年采矿系教师发表省级论文15篇。王浩主持的课题《五年制高职安全技术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获得联院立项,陈永剑主持的课题《三维校园地图设计与应用》获得学校立项;2项校级课题结题(陈永剑主持的《园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应用分析》,史先领主持的《工程测量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分析》)。

6、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管金海、史先领、陈兴元、王浩4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褚锋晋升讲师资格;管金海、王庆海、沈国才3人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和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个人称号;沈国才、王浩2人获得全国煤矿安全培训优秀教师;沈兆振通过国家二级安全评价师考试;

我系煤矿开采教学团队获得联院优秀教学团队。

7、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落实学生顶岗实习。

本学期我们先后协同徐矿集团完成了151人的技师鉴定工作,主动与徐矿集团及下属矿、厂、公司等联系,做好学生课程实习、就业实习、技能鉴定工作。加强顶岗实习管理,选派教师到企业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指导,主动与企业联系,及时处理问题,确保顶岗实习安全、有序、稳定、可控。

8、切实做好系部教学督导工作。

本学期系督导小组通过推门听课、网络听课等多种方式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监督,及时为任课老师反馈听课情况,纠正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并配合督导处搞好教学调查及教学质量反馈等工作,为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不懈的努力。

9、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课堂笔记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课程设计态度评价、出勤情况评价、任务难度评价、工作量饱满评价和论文书写规范化评价多方面评价。

三、教学质量分析

1.期末考试基本情况

序号

班级

人数

培养层次

课程

任课教师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不及格人数

及格率

1

09高职工程测量

29

五年高职

地籍调查与测量

史先领

95

41

81.28

0

100

2

09高职工程测量

29

五年高职

工程测量学

史先领

94

63

83.30

3

89

3

09高职工程测量

29

五年高职

矿山开采沉陷学

张继周

96

61

77.38

0

100

4

09高职工程测量

29

五年高职

矿图

陈永剑

99

60

81.46

0

100

5

10高职工程测量

29

五年高职

VB测绘程序设计

陈永剑

100

61

90.71

0

100

6

10高职工程测量

29

五年高职

测绘CAD

陈永剑

96

, 60

81.04

0

100

7

10高职工程测量

29

五年高职

控制测量

史先领

79

19

81.69

4

85

19

11高职安全技术管理

43

五年高职

工程流体力学

沈国才

95

23

73.41

4

91

20

11高职安全技术管理

43

五年高职

化工生产基础

王灿

95

60

74.48

0

100

2.教学面临的问题

1)习惯有待提高、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学生还没有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大部分学生不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多学生不做作业或抄别人的作业。有不少学生甚至放弃了学习。

2 部分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技巧。

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听课状态等方面。

3.思考与建议

1 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2 进一步改进教学评价。

针对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技能性、操作性比较强,对一些概念性问题、简答题以及一些计算公式的理解相当重要,但不一定非死记硬背其定义,而是要会应用。所以,课程的考试根据其内容、特点的特殊性,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半开卷、开卷的改革试点。

3)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

      回顾过去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系教师继续发扬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学工作。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迎难而上;面对改革和创新,我们不断进取。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