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受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委托,教育部职成教司葛道凯司长专程到南京,为我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校长培训班作专题报告。
葛道凯司长首先回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教育部分别在上海、江苏、辽宁、天津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颁奖晚会、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素质提高计划成果展等4次重要会议和活动。他说:4次会议和活动构成一个组合,向全社会和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明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启动转型,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他要求广大职业学校要把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要将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的重点真正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上来。
葛道凯司长紧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深入阐述了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他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广大劳动者,决定着生产服务一线的质量,由此职业教育是所有普通人的生活质量;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技能,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由此职业教育是社会基本保障;职业教育促进人才发展更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由此职业教育是社会的和谐稳定;职业教育着力提高生产技能和劳动生产率,由此职业教育是劳动剩余价值的创造;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找回人生自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此职业教育是人的尊严和全面发展。葛司长特别援引欧盟相关材料指出: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一定要与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持续增长时,表明这个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这个国家的教育结构一定是应以职业教育为主体。遵循这一规律,国家竞争力将持续上升,并将长期处于和谐稳定。葛司长深入论述了党和国家关心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进一步开阔了广大职业学校校长的视野和胸襟。
葛道凯司长着重讲解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宏观部署,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未来10年改革发展的基本走向。他说: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集中体现在8个方面,一是保证职业教育规模,保持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与比例;二是加强政府统筹,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三是调整布局结构,建设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四是完善办学机制,落实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制定促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改革;六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七是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八是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葛司长进一步解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他说,规划纲要部署职业教育发展的精神实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即必须将发展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是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障,即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四是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路径,即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大力推动各项建设。
最后,葛司长深入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态势,概括总结了中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即:巩固发展成果,推进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规范管理、着力提高质量。
参加培训的校长认为葛司长的报告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分析问题深入透彻,展望未来鼓舞人心,对我们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起到十分重要的引领和启示作用。
本次培训班是在全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省教育厅专门组织针对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校长的培训,培训采用集中授课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分组讨论相交替的办法进行。校长们聆听了省委党校盛华根副教授的《当代科技发展与江苏新兴战略产业选择》、吴正林副教授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章凝副教授的《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与工作方法创新》、教育部职成教司刘培俊处长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意见及要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的《教育规划纲要引领的职业教育》等6场生动报告。校长们认为培训班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升了素养、增强了能力,回到学校后将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沿着规划纲要的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
葛道凯司长为培训班作专题报告
刘培俊处长为培训班作专题报告
葛道凯司长等领导为培训班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