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方案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5-17   浏览次数:2489
 

为做好我校2007级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论文答辩工作,经学校研究,对本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2007级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

1.答辩工作领导小组

  长:任国兴

副组长:杜宗辉

  员:于效忠  金学勤  姜玉柱  陈子银  吴德平

2.答辩委员会

    

 

副主任

     

采矿工程系

于效忠

 

 孙建军 高银祥   

 沈国才 史建华  陈晓波

信息工程系

金学勤

 

    曾晓娟  王恒青  陈亚

数控技术系

陈子银

崔广军

毕可顺  屈海军  黄美英

    韩方恒  张继光  朱艳梅

机械工程系

姜玉柱

王昌福

姜玉柱  王昌福  樊巧芳 闻海

电气工程系

吴德平

 

施占华 侯 春 窦万军

周忠彦 吴德平 姚 

3.答辩小组

系部

组长

小组成员

秘书

协调人员

地点





孙建军

戴保华 夏孝够

陈永剑

张新国  刘洪森

2302

高银祥

孙茂来  张继周

王 灿

2303

 

张允志  王 浩

周璇璇

2305

沈国才

郑庆新 杭公平

张爱英

2203

史建华

王庆海  沈兆振

孙正伟

2202





 

孙中廷  许波勇

江丽丽

皇甫大双

张克生 

信息楼202

曾晓娟

    张如云

 

信息楼204

王恒青

李同柱   

孙红艳

信息楼205





毕可顺

宫笃篪

周欣

王东斌  张发海邹上元

教四楼204

屈海军

张东伟

张欢

教四楼205

黄美英

马路路

刘森

教四楼206

 

李丽红

王琳

教四楼207

韩方恒

 

张南洋

教四楼208

张继光

  王洪珍

赵磊

教四楼209





姜玉柱

    杨炎川

简俊岭

苏明七 梁海梅

教一楼101

王昌福

赵明振   

刘军伟

教一楼103

樊巧芳

刘德铭   

刘艳梨

教一楼105





施占华

曾现峰  企业人员

方小明

    马桂先

教一楼202

 

崔东艳  张振文

李佳佳

教一楼204

窦万军

    姜银焕

 

教一楼206

周忠彦

张旭涛  企业人员

 

教一楼210

4.答辩日期安排

日期

系部

学生人数

合计

519

采矿工程系

81

449

信息工程系

48

数控技术系

228

机械工程系

34

电气工程系

58

520

信息工程系

45

268

数控技术系

109

机械工程系

30

电气工程系

84

526

电气工程系

89

89

527

电气工程系

71

71

        

877

877

二、工作职责

1. 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领导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监督指导答辩工作的准备、执行以及成绩管理等工作。

2. 答辩委员会的职责是组织开展各系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其中闻海、陈亚、朱艳梅、姚阳和陈晓波负责答辩资格的审查,具体审查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毕业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评定表和论文等资料填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 答辩小组的职责是主持和做好具体的答辩工作。

4. 协调人员的职责是做好论文答辩的宣传、服务工作,如场地安排、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摄影、宣传、引导等工作。

三、答辩工作具体安排与要求

(一)论文指导教师在答辩前要严格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其答辩资格,其答辩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1.不提交毕业论文者。

2.论文审查未通过者。

3.请人代替答辩者。

(二)指导教师要通知学生答辩前带上纸和笔;要求学生事先写出提纲:写清课题的任务、目的与意义、所采用的原始文献、论文的基本内容、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以便于在答辩时介绍论文。

(三)答辩工作具体安排

1.时间安排

1)指导教师于答辩前2日收交学生3份论文正稿,由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的论文评审表填写评审意见并给出论文写作成绩。然后交系部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按学生答辩分组情况交给各小组组长。

2519527日,由答辩小组组长分发给答辩小组成员评阅,并按学校的论文评分参考表给出评阅成绩。在此期间在系部公告栏上向学生公布答辩分组情况、场地、答辩顺序及答辩注意事项等。

3)具体答辩时间

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

4)答辩委员会评定成绩:519日—527

5)成绩录入:61

2.各答辩小组由组长负责召集和安排答辩老师与学生。

3.答辩步骤

1)先由答辩小组组长向学生宣布答辩现场纪律和要求(见附件)。

2)由答辩小组组长安排学生按顺序介绍论文写作情况和内容、成果(依据学生的答辩提纲,时间一般15分钟)。然后由答辩老师提问(问题不超过4个,可以是论文本身中的问题,也可以是延伸性问题),学生记录下问题后进行适当准备后答辩(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4.答辩时,每小组指定的秘书做答辩记录,记录老师的提问情况和答辩情况,答辩全部结束后所有材料整理完备,经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后交由各系教务统一保管。

5.答辩结束后,各答辩小组根据学校毕业论文答辩评分参考表,给出学生答辩成绩。

(四)对成绩评定工作的要求

1.学生论文成绩最终要采用分值形式给出。

2.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40%)、评阅老师评定成绩(占30%)和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占30%)构成。一般优秀率不能超过20%,优良率不得超过40%

3.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不能毕业,学生可申请随下一届学生补做一次,期间发生的一切费用由学生自理。

(五)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成员要对学生答辩情况写出书面评价,评定学生答辩成绩并签字备案。答辩委员会根据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阅老师评定成绩和答辩小组评定成绩给出学生的论文总成绩,在530日前报教务处。

(六)对总结工作的要求

1.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所有与论文和答辩相关的资料(题目申报表、任务书、指导教师指导记录、毕业论文本文,毕业论文评审表、答辩记录表、学生成绩单等),学生不能带走,由各相关专业教研室负责收回,并由系部统一存档5年。对于优秀论文,每个专业推荐23份归入学校教务档案。

2.学生论文不能由学生擅自对外发表。若需要发表,必须经指导老师推荐,教研室主任审定,报学校主管领导批准。

3.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两周内,各相关专业和系部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并向教务处提交总结报告。

附件:答辩须知

0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附件:

答辩须知

一、参与答辩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至少提前5分钟到答辩现场。

二、所有答辩现场人员(含教师)不能接打手机,也不能中途无故离场。

三、除老师提问、安排答辩工作和学生答辩发言,所有人员要保持安静。答辩中途不得随便走动和出入。旁听者不得向正在答辩的学生提示,不准喧哗、议论。

四、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学生在介绍论文一般不超过15分钟,答辩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超过规定时间要酌情扣分。

五、参加答辩者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答辩。答辩时先就论文进行陈述(陈述时应汇报论文的题目、概括汇报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论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论文的主要框架结构及论文写作的主要参考文献),然后,认真听取答辩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做正面回答。答辩者答辩时不准拖延时间,不得回避问题,确实回答不了的问题应予声明。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方可离席。

六、学生要服从答辩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安排。否则,答辩组长可视具体情节,向答辩者提出警告,直至中止答辩或取消答辩资格。

                    

                     0一二年五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