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指引
(苏安院教发[2020]20号)
发布人:杜宗辉  发布时间:2020-05-05   浏览次数:144

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学校稳定,充分保障学生返校后安全有序开展教学工作,现将相关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学生返校

(一)云龙校区

第一批次:5月8日信息系。上午 18级信管1-5班、18级电商1、3班229人返校,下午信息系其余班级229人返校。

第二批次:5月9日汽车系。上午 18级新能源汽车1-5班218人返校,下午汽车系其余班级206人返校(含五年制高职2016级、2017级)。

第三批次:5月10日安全系、电气系、机械系。上午安全系所有18级班级162人和电气系18电梯1、2班73人,共计235人返校。下午电气系其他班级38人和机械系18级班级191人共计229人返校。

(二)贾汪校区五年制高职2016级、2017级

第四批次:5月16日五系五年制高职2016级。

第五批次:5月17日五系五年制高职2017级。

(三)其他

第六批次:待定

二、教学安排

1.5月8日三年制高职班级线上教学工作暂停。

其他教学工作正常。开学期间班主任若有课,系部教务做好调课并严格报备。各系部在安排工作时,尽量不要干扰班级教学,确需安排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的,严格按程序办理。

2. 开学后,每节课调整为40分钟,分四个批次实施错时上下课。

3. 学生返校后两周,继续开展线上教学。两周后视情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组织进行分散式实训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理论课继续采取线上教学模式。

4.转为线下课堂教学后,一律不合班上课,可以增加排课节次、在线教学等方式分解合班教学。公共课在疫情正式解除前,继续实行在线授课。

5.教研活动安排在周二下午第7、8节课时间,以教研室为主。暂停讲座、社团活动等。

三、课堂教学

1.线下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后,学管、教务安排人员每日提前半小时打开教室、实训室门窗通风;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保持教室通风。

2.师生应于课前10分钟有序进入教室,不得拥挤,保持适当距离。

3.师生在教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教学活动,应佩戴口罩。

4.课间休息期间,学生原则上不得随意走动;如有必要,应有序走出教室。

5.课堂上若有任何意外情况,任课教师须及时反馈上报系部。

6.学生返校前未执行线上授课的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统筹安排,尽量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各系部将相关情况汇总后报教务处。

四、实训教学

1.实训室负责人为实训室疫情防控直接责任人,到实训室上课的任课教师配合负责人共同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2.开学前,实训室负责人按照系部统一部署做好实训室环境卫生消毒与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各实训室按照学院《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安全隐患排查,采取积极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实训室安全运行。

4.各实训室在使用前,按照间隔1米的要求调整实训工作台位置,最大限度排布在实训室空间,降低师生分布密度。实训设备密集且固定的(如计算机机房)可以间隔1-2个工位使用。

5.实训室预备一定数量的消毒液、橡胶手套等物资。上午、下午实训结束,指导教师分别对实训室进行全面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6.在开展实训时,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参加实训的师生要全程佩戴口罩,保证每天2次通风。

7.实训期间发现学生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系部学管对相关学生安置处理。指导教师发生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课就诊,按学院防控工作要求处理。

8.系部教学值班人员严格落实实训场所巡查工作。对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要及时向值班领导报告,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9.指导教师要做好实训室使用登记,严格学生考勤,填好考勤表。

10.体育课以太极拳、快走、慢跑等为主要锻炼内容,不提倡篮球、排球、足球等群体性项目,避免大强度大运动量运动引起的呼吸道不适

11.毕业论文答辩工作于5月20日前完成。

五、缓考与补考

缓、补考工作在学生返校2周后安排进行。公共课补考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充分利用大教室,一人一桌。进入考场前做好体温测量等相关防护工作,监考老师和考生均须佩戴口罩。专业课补考由各系部自行组织,可参考学校公共课考试组织方案。

六、其他

因疫情未能如期返校的学生,相关教学工作由各系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师进行学习指导或在线教学,确保无一学生掉队。


教务处

2020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