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剖析工作的指导意见
苏安院教〔2019〕16号
发布人:杜宗辉  发布时间:2019-05-23   浏览次数:14

专业剖析是人才培养工作现场评估的重要项目,是以评促建的主要抓手。为认真总结各专业建设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各专业剖析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江苏省新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方案(2018年修订)》的要求,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专业剖析工作方法及手段

(一)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

状态数据平台是学校、各教学业务部门对专业、课程、实践条件、教学团队等各项建设工作进行正确把握和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状态数据平台的结果,将为评估提供考察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并将分析成因、探究解决的方法。

1.各系(部)组织研讨平台相关指标要求,制定管理细则。

2.对2016年、2017年、2018年已入平台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奇异点,分析形成原因,形成判断结果说明。按平台内数据,总结专业建设基本情况,落实数据依据材料。

3.对2019年状态数据平台进行预填,抓住关键评估要素,研讨指标说明,分析重点考察内容,针对数据差距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二)专业剖析汇报材料

向专家组提交汇报材料(包括:专业剖析报告、专业剖析基本数据一览表、专业剖析汇报PPT)。

专业剖析报告框架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 专业概况

第二部分 专业剖析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三、师资队伍

四、实践教学条件与环境

五、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七、专业特色

二、专业剖析材料

专业剖析材料是专业剖析内容的支撑,要确保能涉及到专业剖析所有主要内容;专业剖析材料也是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原始依据,要确保与平台中数据的一致性。

1.专业剖析材料按评估手册“专业剖析的主要内容”7大类分类整理。

2.每一大类的材料一般包括:项目综述目录、项目综述、项目支撑材料一览表、支撑材料。项目综述目录应以每一大类中的主要考察点为依据,适当调整设置;项目综述应按主要考察点中的说明阐述项目内容,总结建设的过程和成效,并结合国家、省专业建设项目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阐明建设的理念、思路、方法;对每项内容一般均应提供项目支撑材料。

3.涉及非本部门管理的项目支撑材料,一律以各教学业务部门为单位向专业剖析工作组提交包括材料名称、内容、形式要求等的一览表,由工作组统筹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4.材料书写格式要求一致,支撑原始材料按学校教学资料整理要求归档,须注明材料所在处。

三、说专业

以专业剖析材料为基础,厘清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专业建设的理念、思路、方法等,展示专业建设的成绩与特色,形成目标明、理念新、思路清、方法实、成绩显、特色特的完整、清晰专业剖析印象,主要反映内容如下:

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1)能根据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并能根据行业、产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能根据社会需求调查,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口径宽窄适当,并了解全国、本省、本地区同类专业情况。

(2)能依据高职专业建设重点和本专业现有基础,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定位准确,建设思路清晰,实施方案具体,保障措施得力,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规范,能够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变更而适时调整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表述准确。

(4)采取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2.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1)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与岗位(群)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融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

(2)校企合作制订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通过市场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对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遵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整合工作过程知识和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符合规律。

(3)以项目化教学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以精品课程为标准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注重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优先选用高职高专优秀教材。

3.师资队伍

拥有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队伍整体素质优良。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15%;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0%;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50%。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广泛参与各级各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项目,成绩比较突出;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有规划,引进、培养有举措,经费有保障;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四技”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含技术培训、技术中介))开展情况及成效。

4.实践教学条件及资源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的功能基本符合课程教学要求,重点满足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注重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比例逐步加大;每个专业有若干个深度融合的企业,校外建有较稳定的实习基地,运行状态良好,保障机制完善,满足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教学资源库建设良好,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较好;教学专项经费投入及增长情况。

5.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1)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运行良好,教师教学档案规范;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备,教学运行稳定有序,执行有力。

(2)注重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校企合作机构能实质性、制度化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化、经常化。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完备、台账齐全。

(3)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元的考核评价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

6.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生源质量好,投档线、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高;建立了就业保障机制,一次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好;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得力、力度得当、成效显著,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学生综合素质较强,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获取率高,参加各级各类文化素质及专业能力的竞赛并获奖;在校生、毕业生对本专业的教学满意度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社会各界评价较高。

7.特色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优于国内、省内、市内其它同类专业的方面。可体现在不同方面:体现在专业教育上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工作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体现在专业建设上的特色等。

以上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第1和第2点必须强调,其它可根据专业建设情况,突出重点、突出成效的选取素材。一般按20分钟准备素材,按专家要求时间用PPT陈述。

四、专业剖析表

自填专业剖析表,从三个方面认清专业:基本情况、成绩与特色、问题与建议,并以此作为与专家意见的对比,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积累经验。

五、专业剖析工作目标与任务

1.完成各专业剖析自评报告和汇报PPT,完善系部、教研室教学档案建设,形成完整、规范的专业剖析佐证材料档案。

2.完成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并达到相应评估指标,突出教学做一体化情景教学特色。

3.完成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入实质性运作,并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包括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记录)。

4.“以评促建”,逐步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和各项工作方案。

5.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并汇编成册;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在线课程、校本教材等基本项目建设,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

6.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定,做好文件执行情况的记录,整理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教学档案。

 

                              

附件1:专业剖析要点及支撑材料一览表.docx

附件2:学校 “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编写参考提纲).docx

附件3:系(部)XXXX专业建设规划(编写参考提纲).docx

附件4:专业剖析组列表.docx

附件5:专业剖析表.docx


 

 

 教务处

2019年5月22